
教材介绍
《Great Writing》国家地理Great Writing是由国家地理学习(National Geographic Learning)推出的学术英语写作系列教材,专为中学至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者设计,覆盖CEFR(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)A1至C1级别。教材以“从句子到学术论文的系统性写作训练”为核心,结合国家地理独家摄影与真实案例,将写作技能与批判性思维、跨学科知识深度融合。封面采用标志性的国家地理黄框设计,内页穿插震撼的自然与人文摄影(如北极光、非洲部落仪式),激发学习者的表达欲望,传递“以写作探索世界”的核心理念。
内容架构与特色
- 分级进阶体系:
- 基础篇(Foundations):聚焦句子结构(如复合句、复杂句)、段落连贯性(主题句-支撑句-过渡词);
- 提高篇(Levels 1-4):逐级训练叙事、说明、议论、学术论文写作,例如:
- Level 2:通过分析国家地理纪录片《非洲草原迁徙》,撰写说明文“动物行为的季节性变化”;
- Level 4:基于全球气候数据图表,完成议论文“碳中和政策的国际协作路径”。
- 学术篇(Level 5):指导研究论文写作,涵盖文献综述、MLA/APA格式规范及学术伦理。
- 过程写作法(Process Writing):
- 全周期训练:预写作(头脑风暴、提纲)→ 草稿(逻辑展开)→ 修订(结构优化)→ 编辑(语法纠错)→ 发布(同伴互评与反思);
- 工具支持:每单元提供“写作自检清单”(如“是否使用至少3个过渡词?”)、分步范文解析(如对比初稿与终稿的改进策略)。
- 跨学科真实语料:
- 国家地理资源整合:阅读材料选自《国家地理》杂志文章、探险家日记及科学报告(如海洋塑料污染研究);
- 数据驱动写作:结合统计图表(如人口增长趋势图)、地图(如丝绸之路贸易路线)进行信息整合与论证。
出版社介绍
《Great Writing》由国家地理学习(NGL)出版。NGL是全球顶尖教育出版品牌,隶属于圣智集团(Cengage),以“通过探索与学习改变生活”为使命,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:
- 内容权威性:
- 联合语言学家与学科专家(如生态学家、人类学家)开发内容,确保学术严谨性;
- 教材内容通过托福、雅思写作评分标准认证,适配标准化考试需求。
- 视觉化学习资源:
- 独家使用国家地理摄影与视频资源,如Level 3中“喜马拉雅冰川消融”纪录片片段辅助环境议题写作;
- 配套《国家地理写作手册》,提供200+高清图片库作为写作灵感来源。
- 全球教师支持网络:
- 提供免费在线工作坊、分级写作量规(Rubrics)及跨学科教案模板;
- 设立“全球写作教师社区”,分享课堂实践案例与学生作品。
教材亮点
1. 系统性写作能力构建
- 从微观到宏观:
- 句子工坊:通过拆分与重组练习(如将简单句合并为复合句),解决碎片化表达问题;
- 段落逻辑:用“颜色标记法”区分主题句(红色)、支撑细节(蓝色)、过渡词(绿色),可视化逻辑脉络。
- 文体专项突破:
- 叙事写作:基于探险家日记(如登顶珠峰记录),训练时间顺序与情感描写;
- 学术写作:通过科学论文摘要(如生物多样性研究),学习被动语态与客观表达。
2. 批判性思维与跨学科融合
- 议题深度分析:
- Level 3“科技与社会”单元:对比“人工智能就业影响”的正反观点,撰写平衡论证文;
- Level 5“文化冲突”单元:引用人类学田野调查数据,论述文化适应策略。
- 多源信息整合:
- 任务示例:分析国家地理“亚马逊雨林砍伐”报道、卫星地图及土著访谈,撰写多角度议论文。
3. 真实语境与视觉学习
- 国家地理摄影驱动:
- 写作任务:描述“撒哈拉沙漠星空”图片,使用感官描写(视觉、触觉)与比喻手法;
- 图表分析:解读“全球能源消耗趋势”信息图,转化为说明文段落。
- 文化对比写作:
- 对比不同国家的节日习俗(如墨西哥亡灵节 vs. 中国清明节),撰写跨文化观察报告。
教材指南
学生端自学路径
- 分阶训练法:
- 阶段1(基础篇):每日完成“句子改写”练习(如将主动语态转为被动语态),使用“语法急救箱”修正常见错误;
- 阶段2(提高篇):每周精读1篇国家地理范文,拆解其结构并仿写(如学习“问题-解决方案”框架);
- 阶段3(学术篇):参与研究项目(如校园环保倡议),按学术规范撰写论文并提交至NGL学生作品平台。
- 工具与资源:
- 使用“写作日志”记录灵感与难点,定期回顾进步;
- 访问国家地理学习官网,下载补充练习(如数据图表写作模板)。
教师端课堂应用
- 分层教学策略:
- 基础班:聚焦句子多样性(简单句→复合句)与段落连贯性,开展“句子拼接大赛”;
- 进阶班:强化学术写作(文献引用、反证法)与批判性论证,组织“模拟学术会议”。
- 跨学科任务设计:
- 与生物课联动:分析濒危物种报告,撰写保护倡议书;
- 与历史课合作:基于史料撰写“历史事件多重叙事视角”评论文。
教学计划
阶段一:基础能力构建(12周)
- 目标:掌握句子结构与段落写作,CEFR A2→B1;
- 重点模块:
- 句子类型:并列句、从句、强调句;
- 段落结构:主题句定位、支撑细节类型(事例、数据、引用);
- 活动案例:
- “国家地理图片描写赛”:学生选择一张图片,用10个句子描述并投票最佳作品;
- “段落拼图”:将打乱的段落句子重新排序,理解逻辑衔接。
阶段二:文体专项突破(24周)
- 目标:熟练撰写叙事、说明、议论文,CEFR B1→B2;
- 策略:
- 叙事写作:通过“时间轴模板”规划故事情节,加入对话与心理描写;
- 议论文:学习“主张-证据-影响”三段式结构,引用权威数据;
- 活动案例:
- “纪录片观后感”:观看国家地理短片《海洋塑料危机》,撰写议论文提出解决方案;
- “文化访谈写作”:采访国际学生,整理成跨文化对比说明文。
阶段三:学术写作精进(12周)
- 目标:掌握研究论文写作规范,CEFR B2→C1;
- 实战动作:
- 选定研究主题(如“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”),完成文献综述与数据分析;
- 参与“校园学术论坛”,展示论文并接受同行提问;
- 活动案例:
- “学术诚信工作坊”:学习避免抄袭策略,练习正确引用格式(APA/MLA);
- “数据可视化写作”:将调研结果转化为图表,撰写图文结合的学术报告。
教学建议
- 过程写作法的课堂落地
- “写作马拉松”:学生48小时内完成一篇议论文,经历全周期(预写作→发布),体验真实写作压力;
- “同伴盲评”:匿名交换草稿,用量规表评分并提出修改建议,培养客观反馈能力。
- 国家地理资源深度利用
- “摄影灵感写作”:投影国家地理经典照片(如火山喷发),学生自由创作故事或说明文;
- “探索者日志仿写”:阅读探险家日记节选,模仿其语言风格撰写个人探险故事。
- 差异化教学策略
- 视觉学习者:提供结构图(如“汉堡包模型”)与颜色标记工具;
- 听觉学习者:播放国家地理播客片段,将其转化为书面摘要;
- 动觉学习者:设计“写作肢体密码”(如手势代表论点、证据),通过动作强化记忆。
教材总结
《Great Writing》国家地理Great Writing凭借其系统性训练框架、真实语料驱动与跨学科整合深度,成为学术英语写作领域的黄金标准。从基础句法打磨到高阶学术论文,教材以国家地理的全球视野与科学严谨性,将写作从语言技能升维为思维探索工具。
对于学生,它是“从语法规训到思想表达”的成长阶梯——在分析气候数据、撰写文化报告的过程中,写作能力与全球公民意识同步提升;对于教师,它是“从教学执行到课程创新”的专业伙伴——国家地理的资源库与全球教师网络,让课堂突破教材边界,成为灵感与严谨并重的学习场域。当教育者以《Great Writing》为蓝图,写作教学将不再是孤立的技能训练,而是一场融合探索、批判与表达的终身旅程。






1. 本站所有文章均来自用户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,仅供用户交流学习,禁用商业用途或盈利,下载后请在24小时之内删除;
2.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,不参与录制、上传、存储,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,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、断开链接;
3.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本站仅提供展示信息,仅限用于试看学习和参考,不得将上述资源用于商业或其它非法用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