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[国语]《猫和老鼠在纽约》Tom and Jerry in New York中文版 第2季 [全6集]插图 [国语]《猫和老鼠在纽约》Tom and Jerry in New York中文版 第2季 [全6集] - KidsUse](https://edu.bukids.com/1829963198/Website/2025/05/2025051801581915.png)
动画介绍
《猫和老鼠在纽约》(Tom and Jerry in New York)是2021年由华纳兄弟动画公司与Renegade Animation联合制作的动画剧集,延续了经典IP《猫和老鼠》的闹剧风格,将舞台从乡间小屋搬至繁华的纽约都市。该剧以单元剧模式呈现,聚焦汤姆与杰瑞在纽约皇家之门酒店的冒险,同时融入中央公园、百老汇、地铁等标志性地标场景。动画保留了原版无台词、肢体喜剧的核心特色,并通过现代技术优化画面流畅度,被《Variety》称为“经典IP的都市化重生”。剧集导演达雷尔·范·西特斯(Darrell Van Citters)表示,创作初衷是“让猫鼠战争在钢筋森林中迸发新火花”。
动画别名
- 官方译名:
- 台湾译为《汤姆猫与杰利鼠在纽约》,香港为《貓鼠聯盟:紐約大冒險》;
- 拉丁美洲版标题为Tom y Jerry en Nueva York,日语为『トムとジェリー IN ニューヨーク』。
- 粉丝昵称:
- “水泥丛林大乱斗”(调侃纽约都市背景下的追逐战);
- “复古像素风”(因画面刻意保留手绘质感,致敬原版动画)。
- 角色别称:
- 汤姆因常被杰瑞用自由女神像火炬戏弄,得名“火炬猫”;
- 杰瑞在时代广场的广告牌上涂鸦,被戏称“街头艺术家”。
IMDB评分
截至2025年,《猫和老鼠在纽约》IMDB评分为6.7/10(基于1.8万次投票),豆瓣评分8.0/10。观众评价呈现怀旧与创新之争:
- 经典粉丝:赞誉其对原版无厘头风格的忠实还原,如汤姆被地铁门夹成纸片的“橡皮人”特效;
- 年轻观众:批评部分剧集节奏拖沓,纽约地标仅作为背景板未深度融入剧情;
- 奖项荣誉:2022年获得安妮奖“最佳电视动画角色设计”提名。
动画亮点
1. 都市场景的创意重构
- 地标互动:
- 杰瑞将帝国大厦避雷针改造成“闪电烤奶酪机”,汤姆追击时被雷劈成焦炭;
- 中央公园的松鼠军团与杰瑞结盟,用松果炮弹击退汤姆的无人机。
- 现代科技梗:
- 汤姆使用外卖APP订购猫薄荷,却误触“宠物殡葬服务”闹出乌龙;
- 杰瑞入侵酒店WiFi,用全息投影伪造“鼠群入侵”吓晕清洁工。
2. 经典角色的回归与升级
- 斯派克(Spike):
- 化身纽约警犬,装备声波项圈专治噪音扰民,却总被杰瑞用爵士乐唱片干扰;
- 名言:“我的骨头可以丢,但安静权不容侵犯!”
- 图多盖洛(Toodles Galore):
- 升级为时尚博主,直播中意外揭露汤姆的“假发危机”,引发百万粉丝围观。
3. 文化隐喻与社会观察
- 阶层讽刺:
- 杰瑞混入华尔街酒会,用芝士碎假扮“区块链货币”骗走金融大亨的劳力士;
- 汤姆在第五大道奢侈品店被误认为“艺术装置”,遭保安以“后现代主义垃圾”驱逐。
- 环保议题:
- 杰瑞带领老鼠家族回收外卖盒建造“垃圾堡垒”,抗议酒店过度包装;
- 汤姆用可降解材料制作“生态捕鼠夹”,却因雨水融化反被杰瑞嘲笑。
观看指南
适合观众年龄
- 核心受众:6-12岁儿童及怀旧成人观众;
- 家庭共赏建议:家长可引导孩子关注肢体喜剧背后的物理逻辑(如弹性碰撞、杠杆原理);
- 教育延伸:教师可结合“杰瑞的垃圾堡垒”剧集设计环保手工课。
必看篇章推荐
- 《闪电起司惊魂夜》:杰瑞改造帝国大厦避雷针,汤姆化身“导电体”点亮半个纽约;
- 《地铁大逃亡》:汤姆误闯午夜地铁维修隧道,与杰瑞合作破解机械陷阱;
- 《网红猫的垮台》:图多盖洛直播翻车,揭露汤姆用猫毛滤镜欺骗粉丝。
观看顺序建议
- 主题分类:按“科技闹剧”“环保冒险”“社交网络”三大主题模块观看;
- 彩蛋挖掘:寻找隐藏的米高梅经典角色客串(如《乐一通》达菲鸭出现在时代广场广告牌)。
播放平台
地区 | 平台 | 特色内容 |
---|---|---|
美国 | HBO Max | 附导演评论音轨及纽约地标绘制幕后花絮 |
日本 | U-NEXT | 日语版汤姆声优为《银魂》坂田银时配音员杉田智和 |
中国大陆 | 腾讯视频、哔哩哔哩 | 民间译制版,华尔街剧情添加金融术语注释弹幕 |
欧洲 | Sky Kids | 多语言字幕版,含“纽约城市史”专题纪录片 |
角色与故事
核心角色谱
- 汤姆(Tom)
- 都市生存术:
- 伪装成酒店钢琴师,用爪击琴键演奏肖邦《革命练习曲》,实则制造声波驱鼠;
- 装备“智能项圈”可翻译狗语,却因算法错误将斯派克的警告听成情诗。
- 致命弱点:
- 对猫薄荷外卖成瘾,曾因配送延迟引发戒断反应,误将保洁车当作快递无人机追击。
- 都市生存术:
- 杰瑞(Jerry)
- 技术流恶作剧:
- 用酒店监控摄像头剪辑汤姆出糗视频,投屏至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大屏;
- 发明“鼠力发电跑步机”,为老鼠洞供电同时消耗汤姆体力。
- 人文关怀:
- 组织老鼠剧团排演《鼠生如梦》,为流浪动物收容所募捐。
- 技术流恶作剧:
配角与反派
- 特伦斯(Terence):
- 酒店野心勃勃的运营总监,企图用AI机器人取代汤姆,却因程序漏洞被杰瑞植入“广场舞病毒”;
- 经典台词:“效率至上,情感是冗余代码!”
- 地铁鼠王(King of Subway):
- 掌管纽约地下鼠帮,用废弃地铁卡打造王冠,与杰瑞争夺“鼠界影响力”。
观众反馈与影响
文化现象
- 潮流联动:
- 杰瑞设计的“闪电起司T恤”成为纽约街头爆款,收益捐赠动物保护组织;
- 汤姆的“智能项圈”被科技公司开发成宠物翻译器,众筹金额破百万美元。
- 学术研究:
- 麻省理工学院开设“《猫和老鼠》中的物理谬论与喜剧张力”通识课;
- 纽约大学社会系以“地铁鼠王”为案例研究地下社群自治模式。
争议与批评
- 文化刻板印象:
- 华尔街剧集被指强化“贪婪金融家”标签,制作方删减部分台词并增加亚裔交易员角色;
- 动物保护组织抗议“智能项圈”营销误导养宠伦理,华纳下架相关衍生品。
- 叙事深度:
- 部分成人观众认为环保议题流于说教,应增加“垃圾堡垒”被强拆的现实主义结局。
动画总结
《猫和老鼠在纽约》是经典IP的都市寓言——它将汤姆与杰瑞的橡胶管喜剧移植到纽约的钢铁丛林,让弹力与重力在摩天楼间碰撞出新的笑料。当杰瑞用芝士屑嘲弄华尔街的虚妄,当汤姆在第五大道沦为“后现代艺术祭品”,这部动画以荒诞为镜,映照出现代社会的光怪陆离。
其突破性在于平衡怀旧与批判:斯派克的声波项圈既是科技喜剧,亦隐喻噪音污染;杰瑞的垃圾堡垒既是儿童手工课,亦暗讽消费主义废墟。正如导演达雷尔·范·西特斯所言:“我们不想让汤姆杰瑞成为纽约客,而是让纽约成为他们的新玩具箱。”
尽管面临叙事深度的争议,该剧仍以鲜明的视觉语言与跨世代共鸣,成为都市动画的标杆。当片尾曲《New York Groove》响起,每个观众都将重温那份纯粹的快意——无论时代如何更迭,汤姆与杰瑞的战争,永远是解构严肃的最佳武器。
1. 本站所有文章均来自用户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,仅供用户交流学习,禁用商业用途或盈利,下载后请在24小时之内删除;
2.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,不参与录制、上传、存储,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,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、断开链接;
3.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本站仅提供展示信息,仅限用于试看学习和参考,不得将上述资源用于商业或其它非法用途。